人类中约有5%~10%的肿瘤是由于某些基因的胚系突变引起的,也就是遗传性肿瘤。遗传性乳腺癌、遗传性卵巢癌、遗传性结直肠癌是遗传性肿瘤的高发癌种,其筛查、诊治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课题。
6月18日、7月15日,迪安诊断围绕遗传性女性肿瘤与遗传性结直肠癌主题,先后举办两场遗传性肿瘤系列专题论坛。业内专家齐聚线上,针对遗传性肿瘤的管理经验、分子筛查策略、个体化用药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女性肿瘤专场 祁鸣 遗传性女性肿瘤患者的管理及经验分享 精彩观点: ● 有个人病史、家族史、且对个人及家人临床诊断风险评估有帮助的情况下,可进行基因检测; ● 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后,要结合个人病史及家族史进行综合评估,再进行临床干预; ● 肿瘤基因检测在早期筛查、早期干预、用药指导、评估患病风险等多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盛湲 BRCA基因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意义 精彩观点: ● 20多年来,乳腺癌的关注点逐步从发病率、治疗方式变迁到遗传性乳腺癌层面; ● 对于BRCA1/2基因检测,主要考虑肿瘤家族史、发病年龄、特殊类型乳腺癌等方面; ● 目前,乳腺癌遗传咨询门诊在全国范围内的开设缺乏相应的系统和规范,应积极推进遗传咨询门诊的发展。 杨建华 卵巢癌案例分享与讨论 精彩观点: ● 对卵巢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有助于其患病风险的评估、用药指导、预后判断; ● 对于卵巢癌患者,可以进行除BRCA1/2基因外更大范围的基因检测,如HRD相关基因检测,进行精准用药指导; ● 所有诊断为EOC的卵巢癌患者,都应进行胚系与体系的BRCA1/2和其他易感基因的检测,不需考虑临床发病特点、家族史、个人史。 王晓稼 精彩总结 本次会议三位专家非常具有代表性,从不同角度对女性肿瘤进行了相关介绍。BRCA1/2基因将乳腺癌、卵巢癌联系起来,那么针对其突变的有效药物奥拉帕利等,不仅在乳腺癌与卵巢癌中会“大放异彩”,甚至在将来也可能成为与BRCA1/2突变相关的胰腺癌、前列腺癌患者的“希望之药”。 结直肠癌专场 祁鸣 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诊断及分子筛查策略 精彩观点: ● 遗传性结直肠癌涉及的发病机制多且复杂,需多种不同类型panel作为其检测手段; ● 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分子检测遵循所有肿瘤遗传学分子检测原则,检测亦需对其预防、诊断、治疗或帮助确认其家族遗传风险有益; ● 让肿瘤遗传学分子检测成为临床应用的检测手段,其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的重要性显著。 袁瑛 结直肠癌个体化诊疗新进展分享 精彩观点: ● BRAF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比例不高,但是预后相当差且治疗困难,常规EGFR单抗单药治疗难以见效,但如果患者同时有MSI-H反应,可能对免疫治疗有效;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mCRC病人中的有效反应人群是MSI-H人群,但并不是对所有的MSI-H人群的反应都有效; ● 对于未知突变类型的患者,随着NGS技术的推进,以及靶向药物的研发,这类人群的个体化治疗将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戴晓宇 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管理经验分享 精彩观点: ● 对于所有的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都推荐进行MSI的检测,超过90%的LS肿瘤见MSI-H的表型,因此,抗PD-1药物对MSI-H患者的治疗效果将使LS患者直接受益; ● 对于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风险评估、精准基因检测、规范治疗监测的全程管理。 张苏展 精彩总结 这次会议分别从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子筛查策略、个体化用药以及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管理经验进行了讨论。临床上对于遗传性肿瘤与非遗传性肿瘤,在治疗上有很大差别,遗传性肿瘤对化疗效果不太敏感,但是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好,这是遗传性肿瘤治疗的一大方向。 本次遗传性肿瘤专题论坛关注热点、聚焦临床,专家讲者倾力分享、干货满满,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迪安诊断作为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的先行者,将不断探索临床需求,持续提升检测技术与研发实力,秉承“让国人平等地分享健康”的使命,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