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院士分享 | 王建安: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瓣膜产品和介入技术,探索出“杭州方案”
发布:2024/02/01
编者按

2024精准医学成果转化与数字化发展交流会于1月26日在杭州召开。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带来精彩主题分享,并与来自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精准医学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本号以系列专题形式推出每位院士的分享与圆桌论坛内容。

8王建安.jpg


王建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长期从事心血管病的疑难疾病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围绕心力衰竭后心脏功能重建的重大科学问题,尤其是心脏瓣膜和冠心病及相应心肌损伤与修复,取得了从基础到临床的系列创新性成果。


学术成果

  •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首席负责人

  •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重大贡献和一等奖多项、何梁何利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吴阶平科技进步奖及白求恩奖章等

  • 以通讯作者在NEJM、Circulation、JACC、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Circulation Research、PAN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著150余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脏瓣膜病这个“隐形杀手”正悄然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威胁。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揭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每10个人就有至少1人患有心脏瓣膜病,换算下来,全国患病人数大约有2500万,并且预计到2050年将猛增至4276万人。




心脏的四扇“门”——瓣膜,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而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出故障的情况相对较少。当这些“门”出现狭窄或关闭不严时,我们的身体就会亮起红灯。比如主动脉瓣狭窄一旦症状显现,病情就可能急转直下,患者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死亡率竟然超过半数,比许多恶性肿瘤还要凶险!


心脏瓣膜病不仅会导致心跳紊乱(房颤)、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还可能引发血栓栓塞,甚至危及生命。遗憾的是,目前药物治疗无法修复瓣膜本身的机械功能障碍,要真正解决问题,往往需要借助手术或先进的介入治疗手段。在本次论坛上,王建安院士详细介绍了心脏瓣膜介入治疗这项新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高端医疗器械协同创新生态圈。



定向开发,服务中国人的“杭州方案”


针对介入器械在国外快速创新发展、进口器械专利保护的现状,王建安院士指出我国心脏瓣膜病介入器械破局之道在于加速形成原创器械及方案,以“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高地建设为堡垒,探索出独特的“数据驱动介入器械”创新模式。


我国主动脉瓣介入治疗起步晚,早期发展很慢,多数都是沿用国外的器械和技术。但我国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解剖学特点与西方患者存在明显差异。中国患者有将近一半是二叶瓣狭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有很多病人钙化严重。严重钙化的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瓣叶钙化常不均匀,传统的介入技术方案不适配,给临床医师带来较大的难度和挑战,患者的并发症相对也较高。


王院士决定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瓣膜产品和介入技术。通过医、工、信资源整合,产品经过不断的迭代、升级,团队研发的首款可回收、可重定位的国产介入瓣膜于2020年11月获NMPA批准上市。


针对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他提出了一套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杭州方案”,涵盖了从技术创新、手术流程优化到围手术期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能够快速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服务于更多的心脏瓣膜病患者。



持续创新,从跟跑到领跑的模式探索


创新的脚步从不停歇,从同国外技术跟跑到并跑,还要实现重要领域的领跑。随着经导管缘对缘修复(TEER)技术在二尖瓣、三尖瓣修复领域的发展,海外产品已历经数次迭代,但国内器械市场仍是空白。


从2017年开始进行设计,到概念验证,王建安院士又一次坚持医工结合,坚持创新,实现了更加稳定可控的夹持,适应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等多种病变,整体操作更直观简便,治疗效果精准确切的产品研发。该产品已于2023年11月获批上市,为存在外科手术高风险的DMR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


通过多个项目与突破性创新实践的磨合,王院士团队逐渐探索出了以心脏瓣膜病介入诊疗为模板的创新中心模式。




圆桌论坛:心脏疾病诊疗的理论与技术创新

9圆桌论坛二.jpg

王建安院士分享后,各领域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心脏疾病诊疗的理论与技术创新。浙江大学医学院与附属邵逸夫医院双聘教授祁鸣担任本论坛主持人。


如何实现心脏瓣膜病的早期发现

当前,瓣膜病在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其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未来探索的方向可能聚焦于基因和甲基化等生物标志物层面,通过先进的诊断学手段,有望突破现有的局限,提前捕捉到潜在的心脏瓣膜病变。


利用组学探寻心脏瓣膜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组学研究涵盖了基因、甲基化、蛋白质、蛋白修饰以及代谢产物等多个维度,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挖掘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方面潜力巨大,但要真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离不开信息化平台建设、企业产业化能力提升与市场推广的覆盖。


推动先进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实际应用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重要的是做好心脏病管理,一旦先进技术下沉至基层医院,应确保患者的病历信息完备,并着重开展预防、治疗及长期跟踪管理工作。同时,基层医院可以借助实际病例资源,启动临床队列研究,为基础研究和创新实践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AI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前景

AI技术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快速识别并总结出隐藏在大量数据中的规律,尤其擅长锁定人类难以察觉的特征模式。倘若能在心脏瓣膜疾病的筛查中充分利用AI技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带来诊断方式的革命性进步,对瓣膜疾病的早期发现与精准诊疗产生深远影响。


相信在心脏病学的未来发展中,我们将倾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介入研发、诊疗中心和人才高地,创建“科技创新为引领,检验检测高效化,临床验证快速通道化,成果转化与孵化能力强化”的高端介入医疗器械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