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打造病理AI新标杆!医策科技"灵眸"大模型入选行业权威报告,荣膺“2025 VBEF创新奖·价值产品”
发布:2025/05/13

近日,迪安诊断旗下医策科技自主研发的诊疗级多模态病理大模型“灵眸”,入选动脉智库《2025新质生产力大模型在各医疗场景的赋能实践》研究报告;并在“未来医疗医药100强展会(2025 VBEF)”期间,荣膺“2025 VBEF创新奖·价值产品”


作为业内首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病理多模态大模型,“灵眸”凭借出色的临床级性能、可解释性特质和灵活部署方式,获得了行业认可,也彰显了迪安诊断在数智化诊疗领域的创新力量。

图片

“灵眸”荣获“2025 VBEF创新奖·价值产品”

《2025新质生产力大模型在各医疗场景的赋能实践》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医疗大模型数量激增——截至5月1日,国内医疗大模型发布数已达133个,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但当前市场面临着渗透率低(10~20%)、落地门槛高、安全性与有效性验证不足等现实难题。尤其在病理这一“金标准”诊断环节,模型的准确性、可解释性及可及性还面临着更为严苛的行业要求。


杭州医策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领先的病理AI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秉承“行业+AI”的持久发展理念,拉通上下游产业链,将“医工融合”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向临床推出应用级病理诊断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医药研发提供病理CRO服务。




“灵眸”的核心能力



在“灵眸”设计伊始,医策科技便对标临床级使用场景,聚焦三大核心能力建设:可靠性(临床级性能)、可解释性(思维链路径)、可及性(轻量化部署)。该产品融合图像、文本与语音等多模态交互能力,实现从辅助诊断到临床沟通的全流程覆盖,在推动AI技术向真实临床价值转化方面具有标杆意义,不仅满足了临床日益增长的精准诊断需求,也为病理科医生提供了可及、可信的智能工具。


“灵眸”采用与头部三甲医院共训机制,在数据处理、图像泛化、专家标注等多个环节建立高标准体系,能有效识别不同染色方式、不同机构来源的复杂切片图像,助力AI实现“下沉式精准诊疗”,有效突破了既往医疗大模型落地过程中存在的病理数据复杂、标准化程度低、医生资源紧缺等障碍。

图片

• 构建器官特异性特征金字塔(Organ-Specific FPN),采用分器官特征提取技术和层级自适应融合机制,全面感知细胞、结构、区域及全切片特征,赋予“灵眸”多器官精准诊断能力。


• 创新构建病理思维链框架(Pathology Chain-of-Thought),采用逐层推理解析技术与可解释性融合机制,精准还原病理诊断的临床思维路径,让“灵眸”拥有病理诊断推理路径可视化能力。


• 支持涵盖9个器官、57种肿瘤亚型的病理智能分析,覆盖病理医生高频决策路径,在临床一线获得积极反馈。


• “轻量化部署”推动可及性落地,助力行业普惠化演进。基于“医疗AI必须具备普惠属性,才能真正改变诊疗现状”的理念,“灵眸”支持轻量级私有化部署方案,在保障性能前提下显著降低算力门槛,帮助更多基层医疗机构便捷接入病理AI工具,跳出既往大模型被医疗机构认为“用不起、跑不动”的困境。

图片



“验证+赋能”

将成医疗大模型下半场主旋律



医策科技创始人兼CEO王晓梅表示:“‘灵眸’大模型的入选,不仅是对我们‘场景+技术’双轮驱动战略的认可,更印证了以产业链上游自主医药研发病理CRO服务为牵引,带动下游医疗诊断病理AI产品矩阵持续创新的商业模型,正日渐成熟。医策科技通过为药械厂商提供研发病理评价服务,反哺临床诊断AI产品的研发,持续释放源头创新动能,赋能更广泛的医疗诊断场景。”


在病理领域扎根是医策科技的第一步,未来,企业将继续深入医工融合、药工融合业务板块,以多模态(Multi-Modality)大模型为基础,融合电子病历、生化、影像、基因等多组学(Multi-Omics)数据,依托多智能体(Multi-Agent) 技术,打造肿瘤MDT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会诊系统平台。在医疗诊断领域努力推动病理学从单一诊断向精准医疗跃升,在医药研发领域深入技术产品底层实现从“AI赋能”向“AI原生”的升级。



关于《2025新质生产力大模型在各医疗场景的赋能实践》研究报告

本报告由医疗健康产业研究平台动脉网旗下智库团队编制,系统梳理了中国医疗大模型的技术发展路径、典型应用场景及商业化前景,旨在为行业提供创新风向标与战略参考。报告选取的案例代表企业在技术能力、落地成效及行业贡献等方面均具备示范价值。

关于“2025 VBEF创新奖·价值产品”

本奖项由动脉网发起,聚焦医疗健康产业的前沿创新力量,面向全球范围内具有突破性技术的医疗产品展开权威评选。奖项以“创新引领未来”为核心理念,重点考察候选产品在评审周期内的技术原创性、临床价值、市场潜力及产业贡献,旨在发掘推动行业变革的标杆性产品,助力创新成果加速落地。